close

 


 


一星期多了  忘了打電話問候


沒想到已經住進安寧病房  第四天了


病房外的長廊  我看見了妳


 醫院正安排病房心理治療師與妳對談


妳  眼淚沒停過


我很沒用  淚水也不爭氣的流下


站到落地窗  頭抬高  大口呼吸  想止住眼淚


治療師到護理站拿了一大包衛生紙


遞給我們  開玩笑說  盡量用  衛生紙很多


這是另類的安慰法


 


病房內  熟睡中得他  規律的呼吸聲  安穩沉靜


只是黃疸  讓臉色 皮膚發黃  轉變得好快


病房外  治療師問  他還有甚麼願望


想去甚麼地方  或做甚麼事


還是甚麼地方是你們夫妻回憶最美好的地方.........


有甚麼心願未了的


大家都想為他再做些甚麼


 


清醒了  除了眼白  臉上的黃疸之外


好像不是癌末的病人  沒有病容  衰老


那面容好像還愈顯年輕


只是精神  體力明顯變差了


中午食慾不錯  吃了半小碗稀飯 


心理治療師  弟妹 護理師....... 一群人   一起在病房聊天


故意製造歡樂的氣氛  逗他開心


治療師拿相機分別  幫大家幫了照片留念


奇美醫院奇恩病房的護理人員 


對患者  家屬很體貼  很關心


沒有制式化的問候  感覺很親切


隔天再訪


兩位護士和實習護士協助家屬幫臨床阿公挖出幾天都排不出的排泄物


隔著窗簾  我聞到了臭味


可是護士很開心問阿公  是不是比較舒服了


那些護理人員  值得大大的讚許


她們工作很忙碌  辛苦  卻好用心


是個很用心  專業的照顧團隊


 『奇恩』代表著奇異恩典,奇美人傳送恩典與祝福給病房內的每個病人與家屬,『幸福』是奇美集團的代名詞,生死兩無憾就是幸福,最高的安寧療護就是要達到幸福的“最終境界”。


安寧病房的設立,不止肩負著提供眾多末期病患的需求;也是生命教育與全人醫療最具體的典範,安寧病房裡有最真誠的病人,許多人在這個時候才能脫掉層層外表,表現出真正自我,完美的病人可以坦然面對自己缺點與黑暗面,在這裏看到最真實的生命。

    安寧病房重視團隊照顧,傳統醫療模式由醫師與護理人員掌控一切,安寧照護團隊照顧不只有醫護人員,社工、志工、心理師、牧靈人員、中醫師、復健醫師、營養師等都是共同參與討論、決策的夥伴。


 


 現代醫學講求實證醫學追求一致性與共通性,日益精進的科學,深入至分子層面,醫療與病人關係也需重新再造。安寧緩和醫學重視全人照顧,融合臨床科學與人文社會經驗,以病人整體需求作依據,尊重個別性與差異性。病人家屬的哀傷輔導也涵蓋在其中。(資料來自網路)



 


下午請了理髮師幫忙理髮  洗髮  刮鬍子


變的神清氣爽


我覺得像得道的高增  慈眉善目


還看了電視新聞  吃了三個櫻桃


隔天我又去探視


遇見好友的小妹婿


小妹婿  笑起來像彌勒佛


自台北請假一起陪著好友照顧好友先生


幫好友的先生如廁  到洗澡間和志工幫忙沐浴


幫忙一切事務


當天下午好友要回家裡載乾女兒來醫院


小妹婿自告奮勇要回去載  免的好友舟車勞頓  過於辛勞 


 還說  順便打掃家裡  有時也煮煮飯......


這是我看過天底下最好的男人


可以愛屋及烏到這般程度


隔天要回台北上班了


臨走前  還跟好友說  已經幫二姊夫擦完澡了


小妹婿在的時候  總是讓好友盡量休息


我笑著說  你就揪甘心ㄟ哪


他回說   那不是全國電子嗎


我是住商ㄝ(他目前服務於住商不動產)


巧妙的回答  讓好友短暫露出笑容


 


好友一個月來瘦了7公斤  只剩42~3公斤


先生急診隔天  自己也病了  讓人好心急


好友姐妹都居住北部  輪流著請假陪伴


第三次  我再訪的時候


妹妹正用精油幫姊夫按摩身體 


和因腹積水隆起的肚子


另一個妹婿按摩水腫的雙腿


我說  你們怎麼那麼好  能做到這樣


他們說  因為姊夫人真的很好呀


這樣的連襟  姐妹之情  讓我大受感動


 


下午好友的婆婆拄著拐杖 步履蹣跚由小叔陪伴到病房


那關愛的眼神  手不停撫摸著兒子的手  我又紅了眼眶


婆婆說  她心裡急  又不知道能做些甚麼


只能叫好友的小叔  到住家附近的廟宇求神保佑


在病房大多時間只有靜默  只是靜靜的看著兒子


有時  看著婆婆  拿起衛生紙拭淚


他  體力似乎變得更差了


好友擔心  會不會是肝昏迷


大部分都是休息 睡覺   眼睛好像也無力張開


偶爾睜開  便是催促著弟弟  趕快載媽媽回家休息  隨即又閉上


說話也有氣無力


各方面都在走下坡


 


我很不會安慰人


但看到好友難過也嘗試安慰  我以爸媽為例


說 車禍那時的媽媽是一個重重的打擊


相依為命的另一半  一起出門  卻永遠無法一起回家


醒來還得承受身體的病痛


那種痛是椎心之痛  無法預期  毫無心理準備 


他 至少有時間完成許多事


可以做好心理準備  陪他走過人間最後的路


意外走  只在一瞬間


讓人招架不住啊  無法接受


 


好友說


那種痛  雖是痛  但只重重痛一次


這種痛  她每天都痛好幾次


這樣慢慢 一點一滴的折磨  讓人煎熬  心痛


我想也是 


失去另一半  都是人生最最痛苦  難熬的事


何況好友還年輕  未來的路還很長遠


沒有另一半的陪伴  走的更辛苦


 


安寧病房設有宗教室


有大崗山寺廟的師父  來關懷協助家屬及病人


好友皈依大崗山一家寺廟


恰巧與宗教室師父同承一法脈


師父的關心  宗教的信仰  讓好友心情較為緩和


有時逗逗她  可以見到一絲絲笑容


希望有心理治療師和師父的關懷


親人  一群好友的關心


可以陪伴好友慢慢走過


 


勇敢  堅強的他  生病至今  沒喊過一聲痛


只打過兩次止痛


一次是師父來關懷看出異樣  問了會痛嗎  要不要打止痛


一次是好友當護士的妹妹  主動問起  打了第二次


這樣的忍痛  超乎常人


  不忍家人為其擔心  讓人鼻酸


 



奇蹟沒有了


這生的功課  或許已修業完成 功德圓滿


先下車的  就給予最大的祝福


祝福他  下車後  走他想去的地方


那會是個無罣礙  無病痛的極樂世界


留在車上的  也繼續未完成的課題


有位朋友告訴我


現階段是應該好好照顧自己及先生在乎的人


讓不得不離開的病人 安心   減少痛苦的走  才是愛


我也是這樣一直告訴好友


口拙的我  也只能默默的盡量陪伴


逼著她  多少吃一點 


其實  我也不知道能再為他們做些甚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明月 的頭像
    明月

    明月的幸福小棧

    明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